冬季進補五大要點:循序漸進 葷素搭配分清體質
進入冬季后,養(yǎng)生進補的話題再次被人們所關注。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保養(yǎng)、積蓄的最佳時機,也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(jié),但至于怎么補還需量體裁衣,否則會補出毛病。很多人認為進補百益無一害,但恰恰相反,濫補可能給人體帶來巨大傷害。中新網生活頻道歸納了冬季進補的五大要點,教你如何科學養(yǎng)生、健康過冬。
注意循序漸進,切忌暴飲暴食
冬季進補宜“平和”,進補時,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,最好先做“引補”?上冗x用牛肉燉紅棗、花生仁加紅糖,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,以調理脾胃功能。冬季喝熱粥也是養(yǎng)生的一個好選擇,如吃“臘八粥”有助于增加熱量和營養(yǎng)。小麥粥有養(yǎng)心除煩的作用、芝麻粥可益精養(yǎng)陰、蘿卜粥可消食化痰、胡桃粥可養(yǎng)陰固精、茯苓粥可健脾養(yǎng)胃、大棗粥可益氣養(yǎng)陰等等。
注意葷素搭配,切忌大魚大肉
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,人們對于溫熱食物的偏愛越來越強,但整個冬天習慣了大魚大肉,來年開春的飲食直接變?yōu)榍宓彩欠浅2缓侠淼摹K哉麄冬季的飲食不僅要溫補,還要逐漸適應來年春天的飲食,做到合理的過渡銜接。冬季要多吃溫補的羊肉、牛肉,同時注意攝入蔬菜,像蘿卜、白菜、土豆等,盡可能做到葷素搭配。白菜偏寒性,正好可以幫助疏散、平衡體內的熱,對于燥熱體質、喉嚨痛的人很適合。
注意因人而異,切忌老少不分
進補時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的進補。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原則:少年重養(yǎng),中年重調,老年重保,耋耄重延。在飲食調理上,可按照“秋冬養(yǎng)陰”的原則進行,多吃桂圓、甲魚、黑木耳等滋陰潛陽的食物。此外,老年人可多食核桃、花生、板栗等堅果,因為堅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,可為人體提供大量熱量,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,少食咸,多吃點苦味的食物。
注意分清體質,切忌偏補過補
虛癥有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等,不能偏補。氣虛要補氣,主要是補脾、健脾,飲食養(yǎng)生要求細水長流,不要吃生冷的東西,也不要思慮太多和過度勞累,否則就會傷脾。陽虛要溫陽,要少食生冷,多食溫熱。冬宜溫補,要吃平和補陽,防止燥熱。陰虛要養(yǎng)陰,可以多吃水果,少吃辛辣,防止上火。血虛要補血,可以適當補充富含鐵的食物,如動物肝腎、瘦肉、豆類、菠菜、紅棗、核桃、海帶、紅糖、芝麻醬等。
注意辯證進補,切忌盲目亂補
養(yǎng)生并不等于進補,進補只是養(yǎng)生的一個手段,養(yǎng)生人人都需要,但進補則不是人人都能補,F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,營養(yǎng)充足,一般無需盲目特意進補。對于健康人來說,在飲食上就不能一味地“補”,而應遵從“適量、均衡、多樣、常變”。有些人因為吃得太多,營養(yǎng)過剩,造成體內淤滯,內火散發(fā)不出,倘若再隨意盲目進補,很可能越補越糟。(蔣妍)
- 對癥檢查,查必要項目,提供規(guī)范檢查結果,拒絕虛假結果
- 對癥施術,做必要治療,采用規(guī)范治療手段,拒絕過度治療
- 對癥開方,用必要藥品,實施規(guī)范用藥標準,拒絕盲目用藥
- 明確定價,做惠民醫(yī)療,推行國家規(guī)范價格,拒絕高價醫(yī)療
- 崇尚醫(yī)德,以卓越服務,執(zhí)行規(guī)范服務流程,拒絕天理漠視